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Love Live! 以後何去何從?
以企業角度來說,建構成像"Love Live!"一樣的"品牌"是不可多得的一件事,因為其成熟程度,市場認受性已經可以推出任何"產品"都可以大賣的境地。
作為"Love Live!"品牌下的 "μ's"這個系列,既是開國公臣也是這品牌信譽的象徵,意義上有著"μ's"等同"Love Live!"的意義。所以藉以"Love Live!"品牌開設新線"Aqours"也是正確的做法。一般企業開設新線是為了擴大現有客戶的行為,吸納現有品牌沒有覆蓋的客戶群,從而增大市場佔有及營利。
但Aquors結構以及內容跟μ's大同小異,讓人感覺到目標客戶仍然是一眾舊客戶。同一品牌下兩個系列互相競爭並不是壞事,只是讓人費解及疑惑。新系列出現的競爭是為何,檔次有著根本上的不同,競爭從何談起。雖然品牌支持者還是會繼續追捧,但可以肯定的是已經對營運構成了質疑。
到了客戶感覺到" Love Live!" 有可能徹走μ's時(劇場版、花園電台完結),剛好是推出Aqours首作。客戶開始擔心μ's班底的去向,畢竟多年來客戶支持的是μ's。
更意想不到的是正當μ's獲得市場更高的認同時(獲得紅白出場邀請),年度旗艦產品(6th Live)將以行內最高規格推出(東京巨蛋)之時宣報以"Final"作為命名。那麼是意味μ's會淡出品牌,甚至被結束,由新系列Aqours接棒獨撐Love Live!。
來到這裡,以一般產業而言可能是沒有問題的,客戶會慢慢習慣這個轉變。但娛樂事業有點不同,因為是由人去演出這個"產品"。而客戶是以人對人的關係回報資金及感情向這個產品以及向演出這產品的人,投放感情可不是一般產品的情況相提並論。感情並不能量化,所以是難以掌握,而娛樂事業正正就是建基感情上面。
以現時這個狀態,Love Live!營運一方,單方面向客戶停止供應,而沒有辦法提供合適的理由。這是讓客戶自己尋找讓他們接受這決定的理由。個人覺得是非常危險的一步。
首先,雖然客戶已經注意到μ's將會退出前線,這一點應該已經有所覺悟,但沒有預期就這個最高峰的情況下出現。感覺上就如熱戀中情人一下子跟你說分手一樣,感到被背叛、被傷害。因為整個計劃一直以來都是標榜"大家一起達成的奇蹟",客戶在這號召下積極投入,這反差的衝擊而造成的反彈是不能少看的情況。
在沒有提供"理由"的情況下,客戶首先在意的會是責任誰屬,因為負面情緒需要開導或者發洩,在沒有引導下直接會衝擊Aquors,因為μ's的支持者不會怪責μ's,而表面上Aquors將會是最大得益者。
Aqours雖然在第一單碟上取得漂亮的成績,但這大部是現時μ's支持者為主,可是不代表全部客戶都會在μ's退下之後就會自動轉向支持Aquors。而且現時的處理手法有一個讓人解讀成"為了讓Aquors上來,所以μ's要退下來被取代"的感覺。而營運對μ's的處理會間接影響到日後Aquors發展,就如μ's這樣紅的也可不得不放棄,客戶的信心可以說是大打折扣。
另外"FINAL"的公佈以及安排的手法,以感謝及回饋為題沒有問題,但項目確實要有客戶感到是回饋。不然只是換了名見的圈錢行為,進一步損害客戶對營運的信心。
當然,我相信營運不是沒有盡力去讓μ's繼續營運,而是其他不可抗力無法克服而達至今天這令人惋惜的困境。原因不難想像,因多是為了利益及合約的限制,都是無法冠冕堂皇地公報。
以營運三方合力,必定可以令"Love Live!"撐過去。只是經過這一次對客戶巨大的打擊,以後Aqours甚至再多新系列都會受到影響及限制。在2.5次元偶像戰國中失去了領導地位,後果仍然是未知數。
那麼往後μ's大多會變成傳說一般的存在,活在另一個永遠的空間。"產品"大概還是會繼續推出,只是應該不會有"歌曲"以及"動畫",小說還可能會有。但沒有了μ's的演繹,"產品"對客戶而言大概會是空洞的"神像",因為女神只活在他們的回憶中。或許會有小組能夠存活下來,可是不是9人的μ's就不是μ's,這已經是確定了的事情,9人再以μ's名義出席任何活動基本上已經不可能。
雖然本人不是從一開始就見證這傳說的誕生,甚至有說過"偶像什麼的我才不會下坑"(笑,結果是投入到連自己也覺得驚訝。可幸的是年紀不輕了,有辦法克服不安及失落的情緒。以及有能力讓我守護最後,讓我可以見證"現在就是最好",就以期待的心情去迎接這一刻吧。
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Lovelive! 劇場版觀後感 (劇透慎入)
對於不少人氣的動畫出劇場版很多時都是重製TV部份再加插新內容(例如EVA),甚至用原來設定重新建構故事(例如MACROSS)。
連貫TV的結尾再延續新故事的反而不多,LOVELIVE!是近年少有的一套。
故事可以粗略分成兩部份,首先是承接畢業禮後的突發訊息,然後到了紐約表演。另一部份就是紐約表演連帶再浮現的 μ's 去留問題。
紐約之行主要就是讓謎樣女歌手登場,以及令 μ's 人氣爆發而造成解散會影響到整個LOVELIVE!活動。實際上是另一次合宿,只是地點到了外國。
後段重點還是纏繞 μ's 及LLER的解散與否的問題,也客觀地帶出是不是學園偶像一眾LLER事實上並沒有分別的一事。重點反而是 μ's 各成員本身如何看待學園偶像者個身份。
那麼 μ's 們還是覺得解散是最好的方法,另外也想出讓整個LOVELIVE!活動也紅起來的辦法,連結而成SUNNY DAY SONG。
最後以妹妹們的回憶 μ's 最後一首 僕光 作為結尾。
作為LLER兩年多,這樣結局算是合理。
μ's 就正式由13年的動畫到15年就這樣完結了,期間帶起的熱潮可以說是一時無倆。
這個在有限的時間裡燃燒到燼,然後光榮地拋棄所有一切,回歸原點的理論。
讓我感受到日本人對櫻花的看法,也就是武士道的核心理念。
想不到就這裡出現,可見這是民族性吧。
那麼往後如何呢?
一二年級的成員還在,花陽還是偶像研的會長。
妹妹們又如何呢? 她們也自組偶像團,劇場的結尾她們已經是三年級了,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事呢?
LOVELIVE! 秋葉DOOM大會成功舉辦,又是如何情況?有否再請 μ' 跟A-Rise上台呢?
這些疑問在現在一刻官方好像沒有考慮,而且 μ's 的妹妹團 LOVELIVE! SUN SHINE開始Road Show,看來還是由同人填補這段空白。
貫徹LOVELIVE還是以樂曲為主,劇場版新登場的共六首。最先面世的是宣傳曲Angelic Angel (AA),動畫世界上 μ's 第一次以和風加扇子的裝扮來表演,可以算是演唱會中的逆輸入。配合海外LIVE,的確夠代表性及十分華麗。
跟著是一年級的 數星星,實際上算是凜喵的曲,對新環境充滿好奇及幻想。
人氣爆發後引起要躲避粉絲狙擊三年級的逃亡曲 ? Heartbeat ,妮可C難免有點搞笑風。
經過思考糾纏後認清目標方向直衝有二年級的 Future Style,繼承自ススメ-Tomorrow的風格帶著希望向前。
最高峰的時候結聚而成的是Sunny Day Song,當初只聽CD時是沒有配合劇情所產生的化學反應,看劇場版時是另一種感覺。
作為結尾,僕たちはひとつの光 "僕光" 有著整個LOVELIVE故事的份量。歌詞除了隱藏了九位主角的名字,還有 μ's 最重要的幾首歌名及詞意在內,可以算是一個完美的總結。ZAQ及畑亞貴的合作技術性地擊倒了一眾LLER,這曲令人淚腺崩壞。
後記:
那麼在6th 演唱會中又怎演繹劇場版這6首曲? 對LLer來說很大機會這就是最後一場演唱會。還可以笑著說再見嗎?大概含淚祝福反而會容易一點。
連貫TV的結尾再延續新故事的反而不多,LOVELIVE!是近年少有的一套。
故事可以粗略分成兩部份,首先是承接畢業禮後的突發訊息,然後到了紐約表演。另一部份就是紐約表演連帶再浮現的 μ's 去留問題。
紐約之行主要就是讓謎樣女歌手登場,以及令 μ's 人氣爆發而造成解散會影響到整個LOVELIVE!活動。實際上是另一次合宿,只是地點到了外國。
後段重點還是纏繞 μ's 及LLER的解散與否的問題,也客觀地帶出是不是學園偶像一眾LLER事實上並沒有分別的一事。重點反而是 μ's 各成員本身如何看待學園偶像者個身份。
那麼 μ's 們還是覺得解散是最好的方法,另外也想出讓整個LOVELIVE!活動也紅起來的辦法,連結而成SUNNY DAY SONG。
最後以妹妹們的回憶 μ's 最後一首 僕光 作為結尾。
作為LLER兩年多,這樣結局算是合理。
μ's 就正式由13年的動畫到15年就這樣完結了,期間帶起的熱潮可以說是一時無倆。
這個在有限的時間裡燃燒到燼,然後光榮地拋棄所有一切,回歸原點的理論。
讓我感受到日本人對櫻花的看法,也就是武士道的核心理念。
想不到就這裡出現,可見這是民族性吧。
那麼往後如何呢?
一二年級的成員還在,花陽還是偶像研的會長。
妹妹們又如何呢? 她們也自組偶像團,劇場的結尾她們已經是三年級了,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事呢?
LOVELIVE! 秋葉DOOM大會成功舉辦,又是如何情況?有否再請 μ' 跟A-Rise上台呢?
這些疑問在現在一刻官方好像沒有考慮,而且 μ's 的妹妹團 LOVELIVE! SUN SHINE開始Road Show,看來還是由同人填補這段空白。
貫徹LOVELIVE還是以樂曲為主,劇場版新登場的共六首。最先面世的是宣傳曲Angelic Angel (AA),動畫世界上 μ's 第一次以和風加扇子的裝扮來表演,可以算是演唱會中的逆輸入。配合海外LIVE,的確夠代表性及十分華麗。
跟著是一年級的 數星星,實際上算是凜喵的曲,對新環境充滿好奇及幻想。
人氣爆發後引起要躲避粉絲狙擊三年級的逃亡曲 ? Heartbeat ,妮可C難免有點搞笑風。
經過思考糾纏後認清目標方向直衝有二年級的 Future Style,繼承自ススメ-Tomorrow的風格帶著希望向前。
最高峰的時候結聚而成的是Sunny Day Song,當初只聽CD時是沒有配合劇情所產生的化學反應,看劇場版時是另一種感覺。
作為結尾,僕たちはひとつの光 "僕光" 有著整個LOVELIVE故事的份量。歌詞除了隱藏了九位主角的名字,還有 μ's 最重要的幾首歌名及詞意在內,可以算是一個完美的總結。ZAQ及畑亞貴的合作技術性地擊倒了一眾LLER,這曲令人淚腺崩壞。
後記:
那麼在6th 演唱會中又怎演繹劇場版這6首曲? 對LLer來說很大機會這就是最後一場演唱會。還可以笑著說再見嗎?大概含淚祝福反而會容易一點。
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LoveLive! 的 Live!
大概真正令我LoveLive!中毒的是現場的表演,而且是第三及第四場的BD。
1st Live(2012)的錄象片其實很早以前經已看過,當時沒有太大感覺,只覺是一般的粉絲聚會,而且有點粗糙。就連南條也承認當時曾經明顯地跳錯舞步,只是在BD裡剪掉了。
轉捩點是在玩過手機遊戲中的 "Mermaid Festa vol 1",是一首相當不錯的歌曲,而且充滿拉丁風,相當對我的口味。然後在niconico找視頻看,先找到的是粉絲的舞蹈視頻,其舞蹈編排及舞步十分出色,單看一下就知道是官方舞步,而粉絲們還原都十分高。再搜官方頻道就出現第四演唱會的試看視頻,這時候大概己經是萬劫不復了(笑)。
之後便到處找BD,首先看的是4th的第二天BD,不論舞台,服裝,歌曲編排都很出色,現場氣氛控制也算做不錯,注目的是新歌以及Unit時間。當中也有些瑕疵,例如Pile醬唱 "Cuite Panther"時甩beat。德丸下樓梯困難幾乎趕不上位置。近距攝影機因低音太重而猛震,在"輝夜の城踊りたい"特別明顯。"Loveless World"帶call時突然混亂等。
總括是十分不錯的一場,令人回味,也是最成熟的一場,值得收藏。
因為是兩天的表演內容也有部分不同,但第一天的BD是以附送形式分三部分隨第二季動畫發送。到現時第三部分只看過官方試看版。
前兩部的重點在角色歌曲,當中以 南條 及 楠田的"硝子の花園"最為哄動,"嗷嗷嗷嗷嗷"之聲可以說沒有停過。 強烈建議找來看一次。
事實上讓我徹底中毒的是3rd Live(2013),論歌曲鋪排、服裝、舞台都是符合預期,重點是氣氛不同。這裡要交代一下當時情況,最初LoveLive Project是在2010年開始起動的,以聲優成立偶象組合μ's,事實上是超越了當時一般聲優的範圍。而μ's 一眾聲優有部份本身工作已經十分之繁忙,因為排練時間極為緊絕,而且舞台要求及強度也非常高,甚至2nd Live時 南條 因工作未能配合而缺席。
Live時間是2013年6月,動畫第一季剛剛播完了,也剛好是Project的第三個年頭,是1st Live以來第一次全員九人的Lovelive演唱會。在演唱會中的mc各隊員都異口同聲說:"μ's 果然要集齊九人才是最好的。"可見她們已經建立了很深的情誼。而且在南條的mc中有提及2nd Live她缺席時令Eli好像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似的(笑),想必十分悔恨。而且她本身不善長跳舞,所以壓力可以想像是有多大。
而現實是可以很殘酷的,特別是演藝圈。所以部份名氣比較低的成員都存在心裡不安的隱憂是可以想像得到,她們對角色都灌注了很多的感情以及心機,縱使作品如何叫坐,也不是甚麼事也會順理成章的。
在encore的時間第一首 Start:Dash!! 開始時南條已經忍不住淚水,低下頭強忍著以顫抖的聲音去唱,這時氣氛已經不一樣了。到mc部份時就首先哭崩了,在旁的隊友們都開始被感染了。之後由德丸講述project開始時在comiket表演當時的慘況,客人連到台前拍照的意欲也沒有,1st singal 的銷情只是一般,emi的家人還買了10隻做支持。而到了那時演唱會已經是一票難求,cd 賣斷市,鏡頭所見成員們都已經很激動,眼腔都滾著淚。
當公報新動向時,突現出現μ's們還不知到的4th琦玉演唱會預定,以及動畫第二季製作決定。emi激動得跪下來了,有一半的成員已經是拿著毛巾擦淚水。要知到琦玉超級運動場(ssa)是一個需要到一定的認受性才能達到的會場,而會場坐位數是3rd的pacifico橫濱的5千的三倍多1萬7千,及後4th門票是在4分鐘內極速全部售完。
努力後得了認同,這也許不是必然,但都是人所期盼的。μ's 的成員逐一向一眾Loveliver致辭時都極為感性,大多都哭出來了,看得出那是真正的感情,不是計算後的戲碼。
而現實是可以很殘酷的,特別是演藝圈。所以部份名氣比較低的成員都存在心裡不安的隱憂是可以想像得到,她們對角色都灌注了很多的感情以及心機,縱使作品如何叫坐,也不是甚麼事也會順理成章的。
在encore的時間第一首 Start:Dash!! 開始時南條已經忍不住淚水,低下頭強忍著以顫抖的聲音去唱,這時氣氛已經不一樣了。到mc部份時就首先哭崩了,在旁的隊友們都開始被感染了。之後由德丸講述project開始時在comiket表演當時的慘況,客人連到台前拍照的意欲也沒有,1st singal 的銷情只是一般,emi的家人還買了10隻做支持。而到了那時演唱會已經是一票難求,cd 賣斷市,鏡頭所見成員們都已經很激動,眼腔都滾著淚。
當公報新動向時,突現出現μ's們還不知到的4th琦玉演唱會預定,以及動畫第二季製作決定。emi激動得跪下來了,有一半的成員已經是拿著毛巾擦淚水。要知到琦玉超級運動場(ssa)是一個需要到一定的認受性才能達到的會場,而會場坐位數是3rd的pacifico橫濱的5千的三倍多1萬7千,及後4th門票是在4分鐘內極速全部售完。
努力後得了認同,這也許不是必然,但都是人所期盼的。μ's 的成員逐一向一眾Loveliver致辭時都極為感性,大多都哭出來了,看得出那是真正的感情,不是計算後的戲碼。
在唱完最後的きっと青春が聞こえる之後,現場響起第一季的OP 僕らは今のなかで的音樂,實際上是示意已經要完場了。但一眾ller意猶未盡,就在這音樂底下合唱起來。μ's的女孩們頓時被感動到了,本已停下來的淚水再次湧出來。
要知道Love Live!的曲氣本來就很陽光的,畑亞貴一手包辦的歌詞都有著說不出的魔力。正好僕らは今のなかで就是鼓勵人在當下努力向前的歌,就這個場合產生無比的震撼力。
女孩們手牽手的向ller回應,流著淚一起去唱了餘下的一段。盡是感動與激情的encore,當真有如一句網友留言,場景就像漫畫一樣。大概人生如戲吧,如此真實催淚的場面現實也是會發生的。
要知道Love Live!的曲氣本來就很陽光的,畑亞貴一手包辦的歌詞都有著說不出的魔力。正好僕らは今のなかで就是鼓勵人在當下努力向前的歌,就這個場合產生無比的震撼力。
女孩們手牽手的向ller回應,流著淚一起去唱了餘下的一段。盡是感動與激情的encore,當真有如一句網友留言,場景就像漫畫一樣。大概人生如戲吧,如此真實催淚的場面現實也是會發生的。
3rd live就好像Love Live!的前期與第一季的總結一樣。努力拼搏過後,要再突破進一步的中途站。感覺上主辦只安排流程,μ's們的發言沒有太多指引或管制,造就如此真的一場表演。
兩場Live都喜歡,看過BD後真的有衝動去看5th,只是票不是隨手可得了,官方是要抽籤才能買到票。所以寄望直播但似乎陰差陽錯,錯過了發售日期,最終只能等BD。
6th抽選的方法都已經公報了,就試一下運氣吧。看過劇場版後,相信又會是一場令人難忘的LIVE。
6th抽選的方法都已經公報了,就試一下運氣吧。看過劇場版後,相信又會是一場令人難忘的LIVE。
訂閱:
意見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