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

虹咲學園school idol 同好會 2nd live

一連兩天,共3場的虹團2nd live完成。

本身虹團是Lovelive遊戲school idol festival 角色衍生出來的世界,在新遊戲school idol all star成形的組合。是Lovelive 世界中的第三團。

起初組成架構跟前輩兩團一脈相承,都是9人基礎。在all star 故事中發展成9+1(遊戲中的玩家,高咲侑"You"),到近期再突破成10+1,成員在故事發展途中再加一名。

而2nd live 就是以這個背景舉行。

由於肺炎的關係live改成無現場觀眾的收費網上直播,是Lovelive系列首次。對於這種新型式表演十分有興趣,所以花了點時間參加了。

在虹團面世時都是抱觀望態度,聲優外形不錯之外,沒有太多感覺。在Lovelive Festival Live 3團共演的場合第一次觀看她們的表演。曲目編排跟前輩們不同,只有一曲是全員合唱,而隔隨後是9人的單人曲。當時表現中規中矩,以新手來說可以接受,但當中部份成員有接不上氣的情況。

今次2nd live兩天分別以第一二三專輯個人曲,加上234人小組曲組成。由於live編成本身是現場表演的格局,時間上變得比較累聚。

舞台應該是原來正式的設計,而拍攝場後部掛上黑幕配小燈,營造觀眾席的效果。另外為彌補欠缺現場觀眾構成的氣氛,加上現場聲效及打call的影像效果。個人覺得可以再加強一點,始終現場的重點是氣氛。

值得一提的是因應歌曲意境,而加入的畫面特效。因為有現場觀眾的話時沒意義的,但直播時可以加強畫面效果,希望往後可以留意這個特點。

曲目編排上是合理的,但現場發揮比fes的時候更不穩定。無疑是編舞上比較激烈,表演時間更長所致。而且單人曲目難免會被集中觀察,更容易發現失誤。但感覺上原因是個人體力不繼,在歌唱技巧只一般的情況下,令到問題更明顯。

前輩們的2-3單已經是全力發揮了,頭兩場live都已經相當出色。相比下虹團還是不穩定,妹妹們要再加油才行。而且tv番開始之後有更多的現場表演要出席,根源問題要認真面對。


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Aqours 1st Love Live! ~Step! ZERO to ONE~ 報告


在2月25-26日在橫濱Arena舉了LoveLive! 第二代Aqours的第一次正式演唱會,而2月26日正正就是Aqours計劃兩周年的日子。這兩年可以說真的是由0到1,而且結成當初也因上代的關係,而帶著一點點不安的因素。經過成員及各方的努力,終於踏上1st live的台階,當中可不容易。

這回只參與第二天的演出,兩天是有些微差別的,演唱會的鋪排都是可以算是十分正路。由一二單碟的歌曲配上小組曲及TV版相關的歌曲構成,有改動的是CP曲及BD特典。有幸第二天是有我很喜歡的ハミングフレンド(Humming Friend),而整個1st Live的哄動點也是發生在第二天。

現場表演就是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就算是同一首曲是沒有一次會是完全一樣的,而且這是表演者跟觀眾最直接的交流。也會發生一些意想之外的事情,令到往後的發展有著一定的改變。

梨香子就是主角

事情就是逢田在想いよひとつになれ的演出中失誤了,這曲在TV的劇情中因為梨子要出席鋼琴比賽而缺席LoveLive大會的預賽,也就是說原本梨子是可以不存在這曲的演出中。而製作以及梨香子認為由梨子現場表演該曲鋼琴伴奏最為適合,所以就成為了事件契機。

第一天這表演是沒有意外地完成了,而第二天卻因太過緊張了,開始時就碰壁了。不知道是彈錯了還是什麼原因開始了一小段就停了,再繼續了一點點後便完全停下來,這時連伴奏停也下來了,而梨香子坐在鋼琴前呆著哭。這時杏醬、愛喵跟SWW即時跑過梨香子身邊,安慰著已經急到慌了的她。

梨香子不停地在道歉,而杏醬先是抱著她說"不要緊的",再給她拿水及毛巾過來。反應冷靜及溫柔的鼓勵,令我對杏醬作為隊長加分了不少。以表演者而言,跑離自己的崗位對意外事件作出正確的反應,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梨子應援的簡報

這時台下開始響起對梨香子的應援,而會場上的光棒也亮起一片櫻粉紅。梨香子漸漸回復過來,並繼續這曲,也就順利完成了。演出的期間我想眾多的觀眾也是和台上的表演者一樣,希望梨香子能振作。這曲的期間看到梨香子仍然時十分緊張的樣子,以不容有失的心情拼命地演出著。直到最後的一段見到她的手是明顯地震抖著,她聚精會神的準確地敲響最後一個琴鍵,整個場館即時被歡呼聲及掌聲所震撼了。

要知道梨香子並不是專職鋼琴的,這曲的演奏是在3個月期間特訓出來的,要在如此的場合表演實在是有點勉強。可幸是雖然開始時失手了,在各方的支持下重新振作完成表演,這是不可多得的一幕。而且過程中更加凸顯成員間的聯繫,恰如故事中的劇情一樣,讓梨子突破瓶頸。而那個時間把場內所有人的想法都合而為一,變成了一種共同共有的回憶,和台上的偶像一起跨過了難關。把這原本沒有梨子的曲,變成了梨子的應援曲,大概之前沒有人能感像得到,可以算是一種奇蹟。妹妹們確實有繼承姐姐們的羽毛,給予觀眾一種割捨不能的感覺。

整個表演可以分成兩個部份,前段可以分成一二單小組單碟,而後段則是以TV故為骨幹。二單的恋になりたいAQUARIUM是首次現場表演,在演出前是重點注目之一,可能放在第二首的關係,並沒有預期的發展。而個人是比較在意的是小組的演出,系列中以往小組都是充滿驚喜的,而且感覺得更有發揮空間,以現場來說是十分精彩的。

首先出場的是CYaRon,衣裝跟單曲封面相似,但更細緻120分的超還原。而CW曲夜空はなんでも知ってるの?中間奏朱夏的舞蹈solo更是十分奪目。

充滿元氣及笑顏的小組

AZALEA的衣裝也跟封面類似,但讓人覺又有可愛又有性感,有紗的一套特別令人視線不能離開。AAA組的曲風溫文爾雅,而且配合舞台背景有特效,視覺上的更目不暇給。

優雅而成熟的一組

大概Guilty Kiss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一組,衣裝是黑與暗紫色的類Glotic 服裝,唯一一組跟封面不大相似的,但效果更佳。開場的Strawberry Trapper曲風Hard Rock,上場的一刻就引爆全場氣氛,而GK三人是Aqours中歌唱力最出色的三人,ST完全可以讓她們大展身手。

GK 組閃電登場
服飾滿分

後段連續著間場的TV版動畫編集,來到MIRAI TICKET一曲。這曲將動畫中整個舞台劇回顧搬到台上,感覺上是多麼的自然及配合,動畫中的突兀感一掃而空。曲服是偶像界決勝服中的傳統紅白色,一反Aqours的水藍色調,更顯這曲的特別性,所以MIRAI TICKET真只應該在LIVE中演出。

從0到1的一段

整個表演令人十分滿意,當然仍有改善的空間,而且梨香子的事將會令觀眾對她們未來的LIVE有著更高水準的要求,而同樣地她們自己也會有著這樣的期望。以Day2的新計劃來看,她們以Aqours身份的演出場會及場數估計會比姐姐們更多。希望妹妹們能加油發光發熱,讓我們追隨者們更放不下。
完成了,做到了

杏醬可能是舞台經驗較豐富,臨場中的不慌不忙讓我對她很大程度的改觀。以往的感覺是因為角色而成為了Leader,但今次之就認同她是Leader。

名副其實的Leader
從表演出中見識到飾演渡邊曜的齊藤朱夏,其一舉一動都跟角色一樣充滿陽光似的燦爛笑容,這是一種罕見並具有滲透力。深深感受到隔棚的武?P為何如此在意笑容一事,真的無法抵抗其笑容。笑顏無雙咻卡咻的可不只是混名而已。

首次見識到笑顏的威力
梨香子在這次表演中確實是嚴重地失手了一回,幸好還能重來,沒有被失敗打倒,有好好地振作過來。表面上為她從壞事中得益了,但實際上可以借用Dia在第三話的一句忠告"這是一直以來的好意",背後的意思是大家的包容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以後的表演她的壓力會比其他組員都加倍。特別是2nd的時候,幾乎可以肯定要再表演想いよひとつになれ。這回她最終是完成了,但以一直以來的基準,梨香子是應該演得像梨子在劇中輕鬆愉快地去完成。明顯這將會是對她的另一個挑戰,觀眾甚至她也應該會期望可以如此達成,讓這回的失誤有一個完美的結果。

大概梨香子是不需我擔心的
SWW 這回並不那麼突出,而且一直以來給人一文靜的美少女感覺,但2nd將會是三單,果南C的Happy Party Train作主打的時間,在各方各面也要全力提升喔。


Ruby在TV中有著各種差別待遇,令其角色定位含糊不清,在其他角色都大展魅力時便輸了一段。而愛愛在其他的場合中也很用心的去經營Ruby這角色,只是先天是弱氣系的往往無法突出,這埸演出也沒有太多可以突顯的機會。希望在TV第二季及小組二單,製作方高抬貴手。

がんばRUBY!!
有覺得花丸是承襲了凜醬留下來的大量優勢,雖然兩者基本上完全不同,但令人覺得她們有很多相似的感覺。而高槻本身歌唱力不錯,已經先奪下了世嘉形象代表一位(前任是星空凜),加上其外表身高很吸引視線,在小組是更見其實力,相信會有更好的發展。

很重的動物系感覺

Dia 姊給我的感覺是總是靠後退一步,讓其他人走前來的感覺,不論角色以及中之人的有紗也有同樣的感覺。明明可以令自己更注目的,但選擇崩壞把其注視度降低,從一開始就是溫柔而嚴厲的大姐姐角色。而今次的現場除了自己散發出其他組員沒有的成熟感,更讓人在意的是她與愛愛也透著姊妹一樣的感覺。

就是這套令人目不轉睛的
有如真的姊妹一樣

另一個充分表現角色魅力的是愛香,明顯見到她很會把握展現角色的場合,是很聰明但又不刻意。而且GK組時的表演更加是她的舞台,在Starwberry Trapper中梨子召喚夜羽後,善子夜羽的Solo舞台映像有著深刻的印象。

與角色的同步

愛喵是我從一開始就注意的,除了歌唱力是前列外,在九人中她的條件就沒有太突出。加上鞠莉是屬於不是主線的角色,可以說是九人中的工兵型,人氣相比之下較弱。言而她本人卻是十分豪爽的類型,看來沒有太多計較。正好在現場表演時能把她的長處盡量發揮,而且在梨香子失手一事中,是其中一個把她抱著的,讓人感到暖暖的。希望她以後能有更多發揮的機會。

愛喵的笑聲令有很深的印象

2.5次元偶像之所以能夠成功,是靠製作及演出者本身對角色的投入度去決定。正如姐姐團之所以成功也是同理,她們對角色的投入可以說是一種中毒的狀態,令人或自己也分不清是角色還是中之人本身。相信Aqours的各位,在經過這一場表演之後會有更深的體會,這個微妙之處是如何把握。

 期望下半年的2nd Live吧。



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你的名字 擁抱日常的災難

早陣子在一片好評的情況下,有點湊熱鬧的心態去了看了”君の名は”(你的名字),新海誠的作品多是愛情為主線,這一套也不例外,它確實地令我感到驚喜。要看的人應該已經看了,未看的就大概不會看,所以劇透什麼的應該沒關係吧。

一開始的是一顆漂亮無比的彗星,然後就像宣傳海報上有一部份分離,穿越大氣層雪層,飛到城鎮的上空。在最初的確有點意義不明的,那一刻以我的常識來看,要是撞到地面就是一場大災難。往後看,這的確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這一點給了我預期以外的衝擊。

彗星設定了是1200年就會回歸一次,電影中明確說明有兩次撞擊,但實際上最少有3次,最初一次應該就是宮水神社御神體所在地。明顯的是隕石坑的遺跡,中央那個巨石應該是隕石碎片,與大樹連結起來就成了御神體,神明所寄宿之本體。隕石坑形成一個人外之境,以流水分隔神域,是個必需清洗心靈後才能進入的部分,一個完全的神域的概念。
這隕石坑就是神社形象的表現
而另一個就是"糸",日語的意思是線或繩子一類的東西,也就是連繫著男女主角的信物。而外婆口中的"產靈""MOSUBI" 也可解作"結",是繩子的另一個形態或代名詞。而宮水神社所守護的糸守町,也可以解釋為守護線的意思。因為是線所以會連結扭曲、也會斷開又再連接、反複後又再回到原點,就像結繩子時候俱像化,也是她們對神明以及時間的理解。是一個比較哲學或是神學的概念,如果在觀看不能及時理解的話,就當作這是神明的惡作劇吧。
形象物除了彗星以外就是這東西吧
男女主角的感情描寫方面好像是一見鍾情的戀愛概念,因為就最後把兩人拉在一起的只是一個眼神。但實際上他們是經過一段非常深入的交往,有如筆友一般溝通,精神及肉體上(?)都彼此相連著(笑)。就算已進入戀人直路的奧寺前輩也被後來追上,全面地跑輸了,這可見關係深度上的差別。
筆友式的交往(笑)
逢魔之刻的相遇雖然是有點著跡的鋪排,但效果非常好也十分自然,當然到時刻完結的衝擊把一切都刻進靈魂內,就算記憶被刪掉也殘留不能磨滅的印象。以後也憑藉這一點點的印象去找回對方。偶然地發現其他不少的作品也有類似逢魔之刻相遇的描寫,而沒有強調這個特別時間的特性,好像約定俗成一樣,可能以經是文化的一部份的概念。
逢魔之刻的相遇
以往新海誠的作品我並沒有著力關注,因為最初看他的秒速五厘米時,雖然畫面極盡美艷,視覺上很震撼,但故事卻不是我的茶。苦沒有盡,甘不會再來,最終教人退而求小確幸,安穩地把激情長埋心底,重重地叫人灰心喪志的面對現實。的確非常有共鳴,可是看過之後心情卻是很沉重。

反而"你的名字"卻一反以往的風格,當然以創作來說所有結局都類似是沒趣的,然而新海誠在訪問中透露,改變是因為311震災的原故所以一改作風,讓作品可以帶出更有希望的感覺。有感災難對這民族的影響,甚至覺得他們擁抱災難,接受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災難是無情殘忍的,卻是莊嚴神性的甚至是美麗的。而神明也會留一下一點點的提示,協助人們走出困境,讓人不會絕望。




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再倒回去"最好的一刻"μ's Final LoveLive! 2016

要來的終究還是會來,μ's Final Live(FL)的錄像在不到6個月便推出了,這套影像是系列以來最快推出的一套。
BD的封面是僕光
作為LLer相信是不能錯過的,現場的Live或者Live Veiwing(LV)都不是隨便要看就能看。所以沒有看過的不能錯過,而LV甚至現場Live的參加者更加是必需品。雖然兩日的編排只有一首曲不同,但在氣氛及演出的質素是有著明顯的分別。加上有音色上的修正,現場出現的收音不良,訊號接收的雜音等都有後期補救。而且經過偏採後,部份畫取鏡是比LV更可觀。
無可否認這是最佳鏡頭之一
當然事實上這一場已經過去了的表演,有很多著眼著點已經繪聲繪影的被透露出來了。但那只是事實的部份,就算現場的觀眾也局部的去欣賞。始終焦點有9個,所以盡可能的補足所有角度是有需要的。
留意小楠幫南條作了她的手勢
那麼對μ's給我的感覺依舊相同,而且我還可以不斷的倒回去最好的一刻(苦笑),把μ's成員神情表現更深刻的烙在腦海。
奇蹟的光揮之不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BD宣傳的山手線痛列車,整個設計都很用心很細緻,十分希望能夠出版FL的影集連同這個一起推出(在這裡能看痛列車)。雖然不足的還是影像的主角μ's的9 名成員都只能以私人身份作出宣傳,官方是沒有任何與成員們相關的宣傳。她們放出的訊息感覺像是回顧FL那兩天感言,談論往事而沒有正式的宣傳勸售,μ's的確已經停止運作了。

大家實現了的故事
反觀這種營運與聲優們恩斷義絕式的割離實在少見,可以推斷營運與μ's各個經理人公司有著嚴重的分岐,才會導致今日營運只做官方可做的宣傳,而聲優連推銷自己的作品也只能以私人身份發表。
後台的照片還只有限地公開
傳說這樣落幕的確是在最光芒的一刻,但也十分的可惜。
Sunny Day Song, Sunny Day Song.....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Aqours第一季後感


全部13話的LoveLive Sunshine 伴隨著16年的夏天一起完結,汎起涼意的秋風又再吹起了。不知道是否代表著夏天的LLSS,到了夏末也就跟著要完結,嘛呀,在這個位置暫停也是好事。

整季有幾點我是比較著重去看的。首先是故事連貫性,Aqours承自μ's,故事要怎樣表述由μ's展開到水團的交代。另外故事中μ's的地位,我是比較固執念舊的人,這點對我來說"很重要"!接下來是角色各人自身的故事,因為已經事先確定最少會有兩季,那麼要求角色更細緻描述,我覺得合理。最後是聲優們的表現,及營運的策略。
與初設很大出入的兩人
故事方面可以接受,就如之前所說,本身的初設有不少部份有著大幅度改動。重點當然是千歌及Dia特別明顯,暫時第一季這點改動沒有問題。由建團到成團的故事都順暢,三年級生的故事最為吸引,由鞠莉的回歸蘊釀發展到冰釋前嫌造就最出色的第九話,而作畫BGM及配上插曲"未熟Dreamer"在我來看比任何一話都要好看。
最精彩的一話
不知重看了多少次的一幕
處理和μ's的關係我覺得是最重要,但同時亦都很難掌握呎度,所以不能用好與壞去決定。我覺得μ's的影響是有點過多的,因為就算Aqours是μ's的繼承者,但最終都是要走自己的路發展自己的故事。然而第一季由第一話到最後十三話μ's都基本上都在,這是絕對影響第二季的發展。特別是在第十二話收起了μ's的海報以示走自己路之後,第十三話μ's的影子還是十份濃厚。這表示第二季μ's出現的情況會更難處理,而個人對收海報的一幕是相當有意見的。
看著這空虛的牆我是有千言萬語呢
到角色自己的故事,基本上沒有一人有深入的交代過,就算往事比重點較多的三年生都只是皮毛的帶過。綜合整個第一季來說是還可以的,希望來季有更清晰的角色背景劇情。

聲優演出方面因為大部份都是年輕的新人,"棒讀"是時有發生的,到後段才沒那麼明顯,這點是理解的。而整體歌唱能力算不錯,比較出色的是鈴木、小林及高槻。她們於生放送時還算可以,都是因為沒有太多經驗吧,面對鏡頭的機會就更少,不應要求太高。
歌曲表演上水準不錯
營運方面由4月1日起就全力推動Aqours這點無用致疑,也增加TV內容相關的紀念產品,可以算是相當進取。而其重點BD銷售方面,首兩卷便分別加入Aqours 1st Live兩天的抽選劵作加持,而且另外製作了聲優在沼津的聖巡相關影片(旅遊節目?)作為以後BD的特典,BD方面是務求不容有失。但SIF方面的配合就相對緩慢了一點,不知道是何原因,希望不是因為SIF是外判式業務而輕視其貢獻。

綜合各方面,這是部是良作,但要全面打動我還有點距離。第二季還會繼續關注,跟第一季時的心態沒有多大變化,看來還是要讓第二季才能確定SS吧。
以一單的口號作為給尾,期待第二季


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Aquors 一至三話小結 (包含劇透)


來到LLSS的第三話了,是時候做一個小結。

本身對水團有一定期待,但同時又放不下μ's,兩者是有一種聯系的。但我對這種關係的處理十分擔憂,因為這種關係就像是雙刃劍,既可以吸引μ's粉轉移把Love Live繼承下去,但因當初對μ's退下的安排欠一個交代,若處理不當也可能令μ's粉不滿情緒升溫。

第一話交代了水團9人的登場,千歌追尋學園偶像閃亮的契機和著迷的原因。當中有明顯地說過這一切是源自對μ's的憧憬,只是卻欲言又止的以"那些人"代替了μ's的名字。而關鍵的一人是能夠處理作曲的梨子,但該話最重要的是首個支持千歌實行這困難重重計劃的曜,由構思到推行都有著絕對貢獻,所以第一話的MVP是曜。而最挑動觀眾的歌曲是Start:Dash!,大概不用解釋了。


第二話主題是攻略梨子,而梨子本身問題解決的關鍵在第一話跳海劇情中已經交代了,聽海任務一如預期無意外地完成,跟著只是"偶然"聽到她唱"夢門"便攻略完成,感覺上過於簡單,甚至好像把梨子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一樣。另外第一話以"那些人"形容μ's是故意的,因為是要曝露 Dia 原來是μ's粉的身份,可是卻讓人覺得千歌對μ's的粉度不足,個人的感覺是會扣分的。意外曝光是μ's粉的Dia在我來說可以說同是μ's粉的身份認同,她對μ's的執著和了解為她增加了不少分數,所以第二話 MVP是Dia。而擔當本話重量的歌曲是"夢門",這應該沒有異議吧。


來到第三話,劇情由一及二話加起來登場不足10秒的鞠莉推動。雖然由一開始就知道她是某種犯規的存在,外國人、土豪、常識突破者、以及專門對付Dia的剋星,本話再加上學園理事長這超犯規的身份。一開始就是以超常識的方式介入二年組水團雛型的發展,並給通關任務,提供場地舉辦Live但"要讓這裡坐無虛席!"失敗就解散。當然解散了就沒往後沒戲了,是成功了但覺得什為勉強。本話當中Live得以成功是因為有宣傳收效,千歌的二姊及曜是貢獻最大,所以曜又是MVP。而歌曲毫無疑問是 ダイスキだったらダイジョウブ!。


總結三話是中規中矩,有幾點在初期是非常擔憂的:與μ's的關係處理、沒有殺校的原動力如何推展劇情、以及會否糾結第三話效應。

與μ's的關係是我最關注的,作為羽毛的繼承者,某程度上是需要認同一些既定的事實。μ's是前輩,是傳說中成功的典範,所以二單届かない星だとしても及第一話中的表達是合適的。切入點正確,除了第一話外基本上算是掌握得宜。

在沒有救校大道理支持下的千歌,只是單純追逐著μ's光輝的腳步去開展其學園偶像之路,言而曜的加入只是因為是幼馴染的關係,而梨子的入團只是因為千歌把她本身纏繞的煩惱解開,而非認同對偶像的憧憬。暫時我見到的不是因為偶像能發光發熱而加入,希望往後能加多劇情補足,否則劇情發展就變得沒有基礎。

而第三話確實在預期之中的發展,可是果然被三話效應的壓力下所影響,水團的第三話出現各種格格不入情況。而且可以相信是因為μ's一期第三話是整個故事第一個爆發點,而令製作組必需要安排一個相當份量的事件在第三話。因為水團在沒有廢校的壓力下欠缺緊張的氣氛,所以就算千歌厚臉皮的在沒有Dia的同意下,實際上是可以繼續下去,壓根底是沒有壓力存在。

所以刻意讓鞠莉交出滿員Live的挑戰,平心而論本來就是某程度上的過份要求,那是一種刻意造成一種危機。而由兼任理事長的她交出題目,有種是否開玩笑的感覺。回想起來真的是玩笑也有可能,因為她的出現擺平了Dia的阻撓,相信是暗中推動千歌她們前進,甚至沙灘上Aqours的隊名都很可能是她留下的。


第三話後半鋪陳跟μ's一期三話一樣,也是在第一場live出問題。雖然不是開幕後空無一人的會場,是有零星落索的觀眾,的確這意味滿員挑戰失敗了。而千歌也是有鼓起勇氣開始唱,但再一重打擊就是中途斷電了,會場全黑也沒有聲效了。呆了一會千歌帶起繼續清唱下去,到這裡我也沒有問題。可是在三人都在唱的時候聲音就變成抽泣聲… 在這裡我覺得是沒有必要的濫情了。而救兵隨後就到,燈光回來了,因Dia開動了後備發電機。而千歌的二姐到場說時間搞錯了,客人剛剛才到場,最終完成滿員任務。


戲劇性十足,但劇情鋪排只能算勉強過關。故意製造的爆點,鋪陳不足而顯得不自然,可以自圓其說但不能令人口服心服。不巧刻意造成類似μ's當時的局面,這是叫人跟μ's聯繫,但也避免不了的比較。個人認為這是不智,因水團跟μ's的心理負重沒那麼嚴重,穗乃果也只是消沉了一會,在花陽到埸之後便振作了。反而千歌的反應讓人覺得比下去了,錯折的打擊就初拉幕那點,到斷電的時候實際上毫無分別,那麼飲泣的反應是為何呢?這令主角的氣場頓時降級了,加上第二話被Dia踢爆粉度不足,就μ's粉的立場這兩點是失分的。


再者Live完成以後實際上她們已經不只是學園偶像了,而是地區偶像級別,就算只是社區人仕的好意,以結果而言並無錯估。而曜應該是人氣的核心,這到底往後如何處理?千歌的主角光環不足,這一連三話給曜比下去了讓她更耀眼。

我相信前三話對μ's的懷念應該已經足夠了。三話主要的歌曲由Start:Dash!, 夢門,到第三話live的ダイスキだったらダイジョウブ!明顯地是要慢慢退去μ's的印象。這始終是Aqours的故事,我就算是μ's粉也不希望μ's一直纏繞妹妹們,放手讓她們發光發熱吧。

當然現在只是初段,往後還有時間修正。而且第三話製造爆點我是有覺悟的,可以遇期未必盡如人意。要知道是未必可以完全把μ's的公式都複製過來,只因μ's那時可以算是奇跡一樣的成功,能複製的就不是奇跡了。

那麼請水團的妹妹們繼續加油!





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LoveLive! SunShine 動畫第一波
















在4月1日以後Love Live!正式由Aqours接棒上場,在這大約三個月的時間內Aqours推出了二單、三張小組單曲、G'S連載及在SIF開始中與μ's交替劇情活動開始。這可以理解為LLSS在7月上場的動畫前奏活動,為7月新番的TV動畫炒熱氣氛。

事實上μ's FL前後推動Aqours的宣傳是最難的時段,要有力度達到效果,但又要顧及μ's支持者的感受不能太過,以免適得其反。但因Aqours實際運作只是大半年,跟當年μ's蘊釀了幾年才動畫化的情況不同,不能把公式照搬過來。

比較有趣的是人物關係及故事背景,在小組三張單曲的短劇中都只是輕輕帶過,短劇的中似乎只是讓聽眾有基本印,其餘就是有趣地胡鬧一番。沒有要挽救母校的包袱,也沒有努力友情之類的大道理,單純強調想當校園偶像的心情。

而第一話實際單純交代故事中有何基礎人物登場,著眼點點是為何要組團,甚至可以理解為與μ's傳承的關係,最令我有感覺的還是μ's的Start:Dash!那段...(淚)

Start:Dash!還是那麼動人















二年生中千歌與曜的場面最多,關係最為密切,也是第一個表態支持及入團的。而梨子(第三者....笑)突然出現,令本來死局的局面帶來一線生機。
一年生的露比跟花丸是密友,露比本身就對學園偶像很感興趣,相信很快就會入團。而花丸跟善子(夜羽!)是幼稚園同學,大概花丸應該掌握了一點舊事(黑歷史)吧。
三年生的戴雅還是比較搶鏡,然而並不是表面強硬的態度(硬度沒有10...),甚至是為千歌指出盲點。果南明顯有著大姐姐態度,從劇情推測估計她和鞠莉有較多的交手場面。而超級土豪的鞠莉就只有一句對白,連直昇機的畫面加起來也不知道有沒有1分鐘......

OP中也有LoveLive!大會場面,而令人在意的三年級一面愁容,而千歌衝向的人影又是誰呢?粗略辨認她們應該不是μ's,如果說是Aqours又不合理。



剛剛開始應該難以預料吧,我是帶著120分的關注的,希望她們能夠做點成績來。至於片後公報Aqours第一場live預定,而且在是第一部BD連帶抽選,明顯是要催谷銷量。希望不要粗之過急吧,始終情況跟μ's當年是不同。那就放眼看畢整季吧。

μ's已經如天上星般遠了


繼承者的標記羽毛